《心居》是最近的熱播劇之一,在收官之后,與之有關的討論依然持續不斷。
這部劇從顧清俞和馮曉琴的姑嫂視角出發,通過兩個擁有不同生活理念及價值觀念女性的買房經歷,展現種種悲喜交加的人生經歷。
養老、教育、婚姻……很多當下的熱點話題,都能在《心居》中找到影子。有人覺得顧清俞才是人間清醒;也有人喜歡劇中的家長里短,覺得有煙火氣。
日前,該劇編劇、原著作者滕肖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提到,《心居》講的是人生不容易,但再怎么不容易,很多人始終都在積極生活,懷著最美好的期待繼續走下去。
顧清俞是人生贏家嗎?
《心居》刻畫了一幅生動的人物群像,顧清俞大概是其中比較耀眼的那一個。她是一位別人眼中的精英人士:才貌雙全,知道自己想要什么,早早實現經濟獨立,不僅可以讓自己過得很舒服,還有余力照顧家人。
然而,愛情卻是她心中的一個結。她的心底始終有“白月光”施源的位置。多年后重逢,即便施源一事無成,還欠了債,但顧清俞還是義無反顧地和他結了婚。
真正步入婚姻生活,這段感情卻不像顧清俞想象中那么美好。她竭盡全力包容施源,卻忘記了歷經歲月滄桑,兩個人的三觀已有很大不同,心態也早已不同于當初。
兩個人矛盾重重,只能以離婚收場。滕肖瀾一針見血地說出問題所在:結婚時,顧清俞和施源已經是兩個世界的人,不管再怎么努力,最終還是要分開。
在生活中逐漸成長
和顧清俞比起來,同在一個大家庭中的馮曉琴就顯得不太出眾。她總是在忙忙碌碌討生活,性格也不是那么招人喜歡。
“馮曉琴確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好人,一開始她有心機又努力,望子成龍、希望丈夫有出息。在外人看來,這可能是一種野心?!彪懻f。
但馮曉琴又有善良的一面。小說中,當養老院失火,她會奮不顧身去搶救阿婆的一本日記,因為對于患有阿爾茲海默癥的老人來說,它可能是唯一找回記憶的方法。
對于前期看重物質的馮曉琴來說,愿意從火場中找出阿婆的筆記本,這本身就是一種升華:經歷了生活的磨難,她已經懂得了人的心靈和精神世界有多么重要。
另外,從成為家庭主婦到開辦養老院,馮曉琴其實也獲得了另一種意義上的成功。她跳出了生活的舒適圈,眼界和格局逐漸開闊,學會理解別人,路也越走越寬。
滕肖瀾說,《心居》中的每個人都不完美,不管是對物質生活的追求,還是與內心的和解,我們都需要逐漸成長。
“人生不容易”
作為家庭劇,《心居》更多地將目光集中在各式各樣的人物本身,小人物亦是主人公?!叭松锌赡艹錆M了各種問題,人與人之間也總會有矛盾,就看怎么去面對?!彪懕硎?。
她認為,《心居》講的是人生不容易,但再怎么不容易,很多人始終都在積極生活,懷著最美好的期待繼續走下去。正如馮曉琴所說,日子是一團面粉,你把它捏成什么樣,它就過成什么樣。上官云
如烟 五月天 在线新聞推薦
由孔笙導演,王小槍編劇,侯鴻亮制片,正午陽光出品的2022年國家廣電總局重點電視劇《縣委大院》4月11日發布首批演員陣容,胡歌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