穆齊爾往往和卡夫卡、喬伊斯、普魯斯特并列在一起,被視為現代主義文學所抵達的高度的證明,不過盡管沒有確切的數字統計,大致可以推斷出的是,穆齊爾是幾個人里被閱讀和討論最少的一個。從幾人的照片給人留下的印象看,穆齊爾也相對不太討喜,他似乎在用一張面無表情的臉提示著自己的代表作:《沒有個性的人》。而無論是卡夫卡那雙讓人既恐懼又羞愧的澄澈眼睛,還是喬伊斯自信又高傲地岔開雙腿、兩手插兜,或是普魯斯特略帶貴族氣息的坐姿和微揚的下巴,都能彰顯出他們的部分個性和內心世界,讓人印象深刻。
在《沒有個性的人》中,穆齊爾把主人公烏爾里希設定為“沒有個性的人”,而他對“個性”的定義則具有否定意味,因為在穆齊爾看來,在一個人身上表現為“個性”的東西無非是既定規則、習俗、慣例乃至外部世界的一切對“我”的塑造甚至宰制,這些看似具有鮮明特征的“個性”其實和個人內在的獨特性沒有關系。關于這一點,徐暢在《現代性視域中的“沒有個性的人”》中有詳細、精當的闡述。穆齊爾本人曾說:“我就是沒有個性的人?!边@句話很像是在簡單復制福樓拜的那句名言——“我就是包法利夫人”。實際上,穆齊爾本人很難說是他所定義的“沒有個性的人”,而是有著豐富曲折的人生經歷,又在這些經歷的影響下書寫著自己極具原創性的作品。2022年4月15日是穆齊爾逝世八十周年,也許我們可以借此契機,走進相對陌生的穆齊爾的世界,一窺他本人及其文學的個性。
新聞推薦
南國早報記者覃江宜從1993年的《超級馬里奧兄弟》,到2022年正在熱映的《神秘海域》,三十年間越來越多的游戲人物邁向大銀幕...